专注京城高考培训

400-700-5700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高考复读-隐藏 >> 正文

不负韶华复读开花

发布时间:2025-09-18来源:铭师堂

不负韶华复读开花

蝉鸣第三次漫过校园围墙时,我终于在复读班的课桌上,看到了属于自己的“花期”——模拟考成绩单上的分数,比去年高考提高了90分,红笔标注的“进步显著”,像一朵绽放的花,落在满是公式的纸页上。回望这三百多个日夜,才懂“不负韶华”从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在复读的土壤里,用坚持和汗水浇灌,最终等来花开的过程。

最初踏入复读班,我是带着“赎罪”的心态来的。去年高考失利后,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,看着墙上“冲刺985”的标语,只觉得那是对自己的嘲讽。开学第一天,班主任在黑板上写下“每一段时光都值得珍惜”,我盯着这句话发呆,忽然想起十八岁生日时,妈妈说“你的青春不是只有一次考试”。那天晚上,我在日记本上写下“不负韶华”四个字,决定不再沉溺于过去的遗憾,而是把复读的日子,当成重新生长的机会。

早读课的晨光,成了我最熟悉的风景。从前总在背诵时偷偷打瞌睡的我,如今会提前半小时到教室,把英语单词本摊在窗台上,让阳光照着“persistence”(坚持)这个词,反复默念。有次背到“bloom”(开花),我忽然想起生物课上学过的“春化作用”——有些植物必须经历低温,才能开花结果。或许复读于我,就是这样一段“春化”的时光。数学题不会做,就把同类题型整理成专题,一道一道啃;语文古诗背不熟,就对着注释理解诗意,再结合旋律编成口诀;就连曾经最头疼的物理电路,也在画了几十张电路图后,慢慢摸清了规律。那些清晨的朗读声、深夜的演算声,都是在为“开花”积蓄力量。

复读的日子里,也有过“花期延迟”的焦虑。三月模拟考,我的成绩突然下滑,语文作文只拿到及格分。那天晚自习,我坐在座位上翻作文本,看着自己写的“理想与坚持”,忽然觉得很讽刺。同桌看出我的低落,把她的作文范文推过来:“你看,你写的例子很真实,但缺少细节描写。”她陪着我逐段修改,从开头的场景渲染,到结尾的情感升华,一点点打磨。窗外的月光洒进来,照亮了草稿纸上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,也照亮了我心里的迷茫——原来开花不是一蹴而就的,有时需要耐心修剪枝丫,才能让花苞更饱满。

高考前最后一次班会,老师让我们每人带一盆植物到教室。我带了一盆多肉,它曾在冬天冻伤过,叶片皱巴巴的,如今却冒出了新的绿芽。我在花盆上贴了张便签,写着“不负韶华,静待花开”。考前的日子里,我们看着彼此的植物慢慢生长,就像看着自己在复读的时光里,一点点靠近理想。

走出高考考场的那天,阳光正好。我回到教室,发现自己的多肉居然开了一朵小小的白花,淡紫色的花蕊,在绿叶间格外显眼。后来拿到录取通知书时,我又想起那盆多肉,想起早读课的晨光,想起深夜的演算纸。原来“不负韶华”从来不是追求完美的结果,而是在复读的日子里,不辜负每一分努力,不浪费每一寸时光,最终让梦想在青春里,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花。

这段复读的时光,教会我的不仅是知识,更是懂得:青春的韶华,从来不会因为一次失利而褪色,只要愿意付出,愿意等待,就能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,迎来花开的时刻。

学习之前,到学校详细参观体验了解,让热爱学习的你不花一分冤枉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