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注京城高考培训

400-700-5700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高考复读-隐藏 >> 正文

中国复读家庭的爱

发布时间:2025-10-28来源:铭师堂

《爸妈让我再赌一次:中国复读家庭的爱》

高考放榜那天,我的分数只比一本线高两分。闷热的夏夜,家里三口人围着餐桌,空气凝固成一块透明的玻璃,谁也不敢先敲碎。爸爸把存折轻轻推到我面前,声音低却稳:“再读一年,咱们再赌一次。”那一刻,我没有看到赌徒的孤注一掷,只看见父母眼里不肯熄灭的光——他们相信,光也能被我点燃。

第二天,妈妈陪我去复读学校报到。交完学费,她悄悄把一张银行卡塞进我书包:“这是咱家最后一笔定期,别紧张,只是换个方式存希望。”一句话把我逗笑,也把沉甸甸的责任变成可以托举的羽毛。后来我算过,那张卡里有三万元,是他们十年积攒的“旅游基金”。原来,他们把远方折成纸船,先渡我过河。

复读的日子像被按了快进键。清晨五点半,妈妈准时在楼下提着保温杯等我。红枣、枸杞、两片姜,她说这是“能量棒”,喝下去就能启动“满血复活”外挂。深夜十二点,爸爸在工地加班,仍雷打不动地发一条微信:“今天累不累?错题像砖,垒一块少一块。”没有表情包,没有语音,只有十二字,却像黑暗里的路灯,一盏接一盏,把我从教室护送回宿舍。

第一次月考,我的名次不进反退。我躲在楼梯间大哭,觉得再赌也要输。妈妈赶来,没有劝,也没问成绩,只递给我一颗橘子:“剥开看看。”我低头,一瓣一瓣撕开,橘络牵丝,像错综的网。妈妈说:“橘子把脉络露在外面给人看,却把甜包在最里面。你也一样,把失败摊开,甜才会出来。”我破涕为笑,那一刻懂了:父母的爱不是遮风挡雨的伞,而是陪我一起淋雨,再一起找彩虹。

渐渐地,我把错题按颜色归类,把焦虑折成纸飞机扔进垃圾桶;爸妈也悄悄升级:爸爸戒烟成功,省下每月四百块“烟钱”给我加餐;妈妈学会用Excel,把我的成绩画成折线图,让每一次微小的上扬都被放大成胜利的焰火。我们仨像一支临时组建的球队,彼此传球、补位,把生活的一次次反攻,踢成漂亮的配合。

终于迎来第二年六月。查分页面刷新的一秒,像慢镜头播放——621分,比上次提高106分。我没哭,先喊了一声“通关!”爸爸在电话那头笑成孩子:“工地今天发高温补贴,双喜临门!”妈妈把成绩单拍照发到家族群,又秒删:“不炫耀,咱自己庆祝。”那天晚餐加了三道菜:清蒸鲈鱼、糖醋排骨、炒空心菜。妈妈说,鱼跃龙门,排骨节节高,空心菜——要把心放空,才能装下更大的未来。

如今,我坐在大学图书馆写下这些文字。窗外银杏叶黄得像去年那盏橘灯,我忽然明白:所谓“再赌一次”,不过是父母把爱翻译成行动,把不确定的未来,拆成一个个可以握住的当下。他们没教我如何赢,却教我怎样不认输;没给我铺好红毯,却陪我一起把泥泞踩成大道。

中国有多少复读家庭,就有多少这样“再赌一次”的故事。赌局里没有庄家,只有并肩作战的队友;筹码不是金钱,而是彼此成全的勇气。感谢爸妈,用看似冒险的“再赌”,让我学到人生最宝贵的能力——把失败翻面,看见希望;把爱接力,继续传递。

向前看,前路漫漫亦灿灿;回头看,父母依旧提着那盏灯,为我照亮更远的远方。我知道,无论人生还有多少考场,我已拥有满分答案——爱,永远积极向上。

学习之前,到学校详细参观体验了解,让热爱学习的你不花一分冤枉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