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攀书山:用坚持改写青春轨迹
去年高考放榜的那个午后,蝉鸣聒噪得令人心烦,屏幕上的分数像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,将我与梦想的院校隔在两端。看着同窗们意气风发地规划大学生活,我攥紧了拳头——不甘心让青春就此留下遗憾,我选择踏上复读之路,再攀一次书山,用坚持改写既定的青春轨迹。
复读班的教室在教学楼的最高层,窗外是连绵的天际线,教室里却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,凝重而坚定。我把去年的错题本当作登山的“向导”,那些曾经的疏漏与短板,都成了这次攀登的必经关卡。曾经的我,学习浮于表面,数学的逻辑链条总是断裂,语文的阅读答题缺乏章法。复读伊始,我便沉下心来,从基础知识点重新扎根。
每天清晨六点,我踏着晨雾走进教室,在早读课上逐字逐句背诵古诗文与英语范文;午休时,别人趴着休息,我却在草稿纸上反复推演数学公式,拆解复杂题型;深夜的台灯下,我梳理当天的知识点,把错题的解析写得密密麻麻,直到完全吃透。书山有路勤为径,这一年里,我的复习资料被标注得满满当当,演算纸堆起了厚厚一摞,每一页都记录着坚持的痕迹。
攀登的路上从不是一帆风顺。有过模拟考成绩下滑的挫败,看着满纸红叉,我趴在桌子上偷偷抹眼泪,甚至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行;有过深夜刷题到疲惫不堪,对着难题无从下手的迷茫;也有过看着倒计时牌上的数字日渐减少,内心愈发焦灼的时刻。但每次想要退缩时,我都会想起当初选择复读的决心,想起父母期盼的眼神,便又擦干眼泪,重新拿起笔——既然选择了再攀书山,就没有中途放弃的道理。
老师的指引与同学的陪伴,是攀登路上最坚实的支撑。班主任看出我的焦虑,拍着我的肩膀说:“书山虽陡,只要一步一个脚印,终能登顶。坚持不是硬扛,是在迷茫时依然不偏离方向。”数学老师牺牲休息时间为我答疑,帮我梳理逻辑框架;语文老师逐字逐句修改我的作文,教我精准把握答题要点。身边的同学都是并肩前行的“登山者”,我们分享复习技巧,互相抽查知识点,在疲惫时递上一颗糖,在进步时真诚喝彩,这份温暖让艰难的攀登之路多了几分慰藉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坚持逐渐有了回响。数学成绩从及格线稳步提升,曾经的难题如今能从容拆解;语文阅读与作文的分数持续上涨,答题思路愈发清晰。我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变化:从浮躁到沉稳,从怯懦到坚定,从迷茫到笃定。这一年的攀登,不仅填补了知识的空白,更锻造了坚韧的品格。
高考铃声再次响起时,我怀着平静而坚定的心情走进考场。提笔答题时,脑海里闪过的不是一年来的辛苦,而是每一个全力以赴的日夜。走出考场的那一刻,阳光正好,我知道,无论结果如何,我都已经战胜了过去的自己。
当理想院校的录取通知书寄到手中时,我热泪盈眶。这一年,我用坚持再攀书山,终于改写了青春的轨迹。复读的经历让我明白,青春的精彩从不是一帆风顺的坦途,而是在直面挫折时的勇敢抉择,是在漫长坚持中的厚积薄发。那些熬过的夜、刷过的题、吃过的苦,都化作了成长的勋章,刻进了我的生命里。
未来的路上,这座名为“复读”的书山终将成为过往,但它教会我的坚持与坚韧,将成为我人生路上最宝贵的财富。无论面对多少艰难险阻,我都会带着这份毅力,勇敢攀登,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