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注京城高考培训

400-700-5700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高考复读-隐藏 >> 正文

我不懂什么是年少轻狂,我只懂胜者为王

发布时间:2025-08-25来源:铭师堂

我不懂什么是年少轻狂,我只懂胜者为王

复读班的走廊里,总有人议论“都复读了还这么拼,至于吗”,也有人说“趁年轻该玩就玩,别把自己逼太紧”。每次听到这些话,我都只是低头翻书——不是不屑辩解,而是心里清楚,所谓“年少轻狂”的肆意,从来不是我想要的;在这条只能向前的路上,我唯一信奉的,是“胜者为王”的实在。

第一次对这句话有感触,是去年高考失利后。放榜那天,我看着屏幕上刺眼的分数,再刷到朋友圈里同学晒出的录取通知书,突然明白:没有成绩,再华丽的“青春宣言”都是空话;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,所谓“年少就该洒脱”,不过是自欺欺人。亲戚劝我“找个普通大学算了,女孩子不用太拼”,朋友说“复读多苦啊,不如早点去大学享受生活”,可我翻出高三时写满目标的笔记本,想起曾对着镜子说“要去南方读大学”的自己,还是咬着牙报了复读班。我知道,这一步选择,意味着要放弃周末的休闲,要熬过无数个刷题到深夜的夜晚,要面对一次又一次模考的压力,但我更清楚:如果现在选择“轻狂”的安逸,未来只会有更多“想做却做不到”的遗憾;只有成为最后的“胜者”,才能真正握住自己想要的生活。

复读的日子里,我把“胜者为王”刻在了每一个细节里。早上六点的闹钟响起,我从不会像以前那样赖床——因为我知道,比我优秀的人可能已经在晨读;课间十分钟,别人在聊天打闹,我会拿出单词本背短语,或是向老师请教课堂没懂的题——因为我知道,这些碎片化的时间,都是拉开差距的机会;晚上下晚自习后,我会留在教室多学半小时,整理当天的错题,复盘没掌握的知识点——因为我知道,只有把当天的漏洞补好,明天才能走得更稳。有次同桌问我:“你就不累吗?偶尔放松一下也没关系吧。”我指着桌角的目标院校名字说:“累啊,但我怕一放松,就被别人超过了。”我不懂什么“年轻就该有试错的资本”,我只知道,高考这场战役,容不得半点“轻狂”的懈怠,只有拼尽全力,才能成为笑到最后的人。

当然,“胜者为王”不是蛮干,而是带着清醒的坚持。数学曾是我的短板,第一次模考只考了89分,我没有像以前那样急着刷题,而是把近五年的高考数学卷找出来,逐题分析错题类型:立体几何的辅助线总画错,导数题的分类讨论常漏项,基础题还会因为粗心丢分。针对这些问题,我制定了计划:每天花一小时攻立体几何,从课本例题入手,总结“找球心”“作辅助线”的方法;导数题每天练两道,重点写清“分类标准”和“定义域判断”;基础题专门准备了错题本,把“看错小数点”“符号写错”等错误标出来,提醒自己不再犯。那段时间,我每天的数学练习册上都写满了演算过程,错题本换了一本又一本,手指因为握笔太久磨出了茧。第二次模考,我的数学考了112分,看着试卷上的分数,我没有激动到哭,只是觉得:所有的付出,终于有了回报;所谓“胜者”,从来不是天生的,而是靠一点一点的努力拼出来的。

复读路上,我也有过想放弃的时刻。第三次模考,我的文综成绩突然下滑了30分,看着排名表上后退的名次,我坐在操场角落掉眼泪,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适合复读。那天晚上,我翻出手机里存的目标大学照片,想起当初决定复读时的决心,突然明白:“年少轻狂”或许能给人一时的安慰,但“胜者为王”才能给人长久的底气。我擦干眼泪,重新翻开文综试卷,一道题一道题分析失分原因:选择题错得多,是因为知识点记不牢;大题没得分,是因为答题思路不清晰。接下来的日子,我每天早上花20分钟背文综知识点,晚上整理一道大题的答题模板,遇到不懂的就找老师请教。慢慢地,我的文综成绩又赶了上来,第四次模考还冲进了班级前十。

如今,我已经坐在了梦想中的大学校园里,回想复读那段日子,我庆幸自己没有被“年少轻狂”的说法迷惑,而是坚持了“胜者为王”的信念。我见过凌晨五点的教室,也见过深夜十二点的台灯;写空过5本错题本,也背完过3本英语单词书;有过模考失利的沮丧,也有过进步时的喜悦——这些看似枯燥的坚持,最终让我成为了自己想要成为的“胜者”。

其实,青春从来不是用来“轻狂”的,而是用来拼搏的。所谓“年少轻狂”,或许听起来很酷,但只有“胜者为王”,才能让我们在未来回首时,不后悔曾经的自己;才能让我们有底气去选择想要的生活,去实现曾经的梦想。我不懂什么是年少轻狂,我只知道:在该努力的年纪拼尽全力,成为自己人生的“胜者”,才是对青春最好的交代。

学习之前,到学校详细参观体验了解,让热爱学习的你不花一分冤枉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