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注京城高考培训

400-700-5700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高考复读-隐藏 >> 正文

录取通知书迟到一年,梦想会过期吗?

发布时间:2025-08-27来源:铭师堂

录取通知书迟到一年,梦想会过期吗?

拆开快递袋的那一刻,陈屿的手指有些发颤。红色封皮的录取通知书上,“XX大学”四个字烫金发亮,和他去年在招生简章上看到的一模一样。只是这份通知书,比别人晚到了整整一年。他坐在复读时用过的书桌前,看着窗外已经抽芽的梧桐,突然想起去年夏天那个崩溃的夜晚——当时他以为,没考上的梦想,早就像过期的牛奶一样,再也不能喝了。

去年高考成绩出来那天,陈屿盯着屏幕上“523分”的数字,愣了很久。比他预估的分数低了40分,距离心仪大学的录取线更是差了38分。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,翻出那张被折得皱巴巴的招生简章,手指反复划过“XX大学计算机系”的介绍,眼泪砸在纸面上,晕开了油墨的字迹。妈妈在门外轻轻敲门,说“要不咱们选个其他学校?”,他却吼着“我不!”——他不甘心,不甘心为了计算机梦努力了三年,最后只能将就。那晚,他在日记本上写:“梦想会不会过期?如果会,我能不能再等它一年?”

第二天,陈屿背着书包走进了复读班。教室后排的位置堆满了教辅书,他把招生简章夹在语文课本里,每当刷题累了,就翻出来看一眼。复读的日子里,“梦想会过期”的念头,总在他疲惫时冒出来。第一次模考,他的数学只考了98分,比复读前还低了5分。他坐在操场角落,看着别人的成绩单,突然觉得自己像个笑话——别人都在往前走,只有他在原地打转,甚至后退。风吹过操场,把他手里的草稿纸吹得乱飞,上面写满了计算机编程的基础公式,那是他偷偷在课余时间学的,想为大学打基础。可那天,他觉得这些努力都白费了,梦想或许真的会过期,而他的等待,只是徒劳。

但陈屿还是没放弃。他把“计算机系”四个字写在错题本的扉页,每道错题旁边都多了一行字:“这道题弄懂,离梦想近一步”。数学的立体几何是他的弱项,他就每天放学后留在教室,用模型一点点琢磨辅助线的画法;英语阅读总错“科技类”文章,他就专门找计算机相关的英文报道,边读边积累专业词汇;甚至在背历史时,他都会联想到“计算机发展史”,把枯燥的知识点和梦想绑在一起。有次晚自习,他刷到一道和“算法逻辑”相关的数学题,突然想起自己学过的编程思路,用“分步计算”的方法很快解出了答案。那天他在错题本上画了个笑脸,第一次觉得:梦想没有过期,它只是在等他变得更强,才能接住它。

复读最艰难的,是“看着别人的梦想先开花”。去年的同学陆续收到录取通知书,有人在朋友圈晒大学的校门,有人分享打包行李的视频。陈屿每次刷到这些,都会下意识地关掉手机,然后拿起笔继续刷题。有次高中好友打电话来,说“我们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超棒,等你来参观”,他握着手机,喉咙发紧,只能说“好啊,等我明年考上”。挂了电话,他躲在走廊里哭了——他怕自己让朋友失望,更怕自己最终还是抓不住梦想。但哭完之后,他还是回到教室,把朋友的话写在便签上,贴在桌角:“再坚持一下,就能和他在同一个城市聊编程了。”

高考前一周,陈屿把招生简章从语文课本里拿出来,平铺在书桌上。一年的时间,纸张已经有些泛黄,边缘也磨出了毛边,但“XX大学计算机系”的字迹,依然清晰。他摸了摸那些字,突然不害怕了——不管结果如何,他已经为梦想拼过了第二次,就算失败,也不会后悔。

如今,手里的录取通知书还带着油墨的温度,陈屿把它和去年的招生简章放在一起,拍了张照片发给好友。很快,好友回复:“我说过吧,你的梦想没过期,只是迟到了而已!”

陈屿看着屏幕,笑了。他走到窗边,春风吹在脸上,带着梧桐芽的清香。他知道,这份迟到一年的录取通知书,不是“过期梦想”的补偿,而是他用一整年的坚持、忍耐和不放弃,换来的“梦想重启键”。原来梦想从来不会过期,只要你愿意为它多等一年,多拼一次,它就会在该来的时候,准时出现在你面前,带着所有的美好,奔向你。

学习之前,到学校详细参观体验了解,让热爱学习的你不花一分冤枉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