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一年为契,赴一场与自己的约定
当高考成绩的尘埃落定,有人带着遗憾告别青春,有人却握紧笔杆,与自己定下为期一年的约定。复读,便是这场约定的契约书——没有旁人的强求,只有内心的笃定;没有退路的犹豫,只有前行的执着。这一年,是与过去的缺憾和解,更是向未来的自己奔赴,每一分努力,都在为这场专属约定添砖加瓦。
这场约定,始于对自我的坦诚与期许。复读前的那个盛夏,我坐在书桌前,写下了一行字:“明年今日,要站在心仪院校的门前。”这不是一时兴起的誓言,而是对过往懈怠的反思,对未来可能的渴求。去年的我,总在早读课偷藏睡意,在晚自习应付作业,把“来得及”当作拖延的借口,直到高考成绩出来,才看清“原地踏步”的代价。选择复读,就是与自己约定:不再辜负光阴,不再敷衍成长。身边的复读伙伴们,也都带着各自的约定而来——有人约定攻克数学压轴题,有人约定让英语听力零失误,有人约定告别自卑、勇敢向老师请教。这些约定,像一盏盏明灯,在复读的漫漫长夜里,照亮了前行的方向。
践行约定的日子,藏着日复一日的坚守与克制。复读班的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,每天清晨六点的闹钟、堆积如山的试卷、频繁的模拟考,构成了生活的全部。有无数个瞬间想过放弃:当数学卷子又一次红叉满布,当月考排名停滞不前,当深夜刷题时倦意席卷而来,心里总有个声音在说“算了吧”。但每次抬头看到书桌前的约定纸条,想起最初的笃定,便又咬牙坚持。我开始把“约定”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:每天背50个英语单词,整理3道错题,每周攻克一个薄弱知识点。早读课上,我不再昏昏欲睡,而是站在教室角落大声朗读;晚自习后,我多留一小时复盘当天的学习内容;遇到难题时,放下所谓的“面子”,追着老师问个明白。这场与自己的约定,让我学会了与惰性对抗,在克制中慢慢靠近理想中的自己。
约定的背后,是无声的蜕变与成长。复读的一年,不仅是知识的查漏补缺,更是心智的成熟与蜕变。曾经遇事就慌的我,在一次次成绩波动中学会了冷静分析;曾经依赖他人的我,在自主规划学习中变得独立;曾经害怕失败的我,在反复尝试中懂得了“坚持”的意义。记得第三次模拟考,我的成绩比上次下滑了二十分,那天晚上我没有哭,而是像朋友一样和自己对话:“没关系,这只是约定路上的小插曲,找到问题所在,继续往前走就好。”这种与自己的和解,让我在高压环境中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。身边的同学也在悄然改变,那个曾经内向的女生,如今能自信地在课堂上分享解题思路;那个曾经浮躁的男生,如今能静下心来钻研难题。我们都在为各自的约定努力,也在彼此的陪伴中成为更好的人。
高考结束的那天,我走出考场,没有立刻追问答案,只是在心里对自己说:“我没有辜负这场约定。”当录取通知书寄到手中时,我抚摸着信封上的校徽,忽然明白:这场以一年为契的约定,从来不是为了一个完美的结果,而是为了在追逐中成为更坚定、更自律、更勇敢的自己。
人生路上,我们总会与自己定下各种各样的约定。而复读这场约定,尤为珍贵——它让我们在最美好的年华,学会了为自己负责,懂得了“坚持”的重量。那些在书桌前熬过的夜晚,在错题本上写下的笔迹,在清晨里读过的书,都将成为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。以一年为契,赴一场与自己的约定,最终会发现:最动人的不是达成目标的瞬间,而是在约定的时光里,那个拼尽全力、从未放弃的自己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