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注京城高考培训

400-700-5700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高考复读-隐藏 >> 正文

把遗憾酿成上岸的甜

发布时间:2025-11-05来源:铭师堂

再熬三百天:把遗憾酿成上岸的甜

高考放榜那天,我盯着屏幕上刺眼的分数,心里像被灌满了冷水——差二十分,与梦想的大学失之交臂。那些深夜刷题的疲惫、考前冲刺的热血,最终都定格成了“遗憾”二字。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,我咬了咬牙:“再熬三百天,把遗憾酿成甜。”复读的决定,是与过去的和解,更是向未来的宣战。

三百天的倒计时牌挂在教室前方,红得像一团燃烧的火焰,也像一记记警钟。最初的日子,遗憾的阴影总在不经意间袭来。看到应届生们带着新鲜感开启高三,我会想起去年的自己;遇到熟悉的错题,会懊恼当初为何没有多练几遍。但很快,我便明白:沉浸在遗憾里只会浪费时间,唯有把遗憾化作动力,才能在三百天里突围。我把去年的高考成绩单贴在错题本首页,在旁边写下:“每多刷一道题,就离遗憾远一点,离上岸近一步。”

这三百天,是与惰性的反复较量,是在枯燥中坚守的修行。每天清晨五点半,闹钟还没响,我就逼着自己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;早读课上,别人出声朗读,我便站在走廊里背诵,让冷风驱散倦意;晚自习后,教室熄灯了,我就抱着书本去宿舍楼道的路灯下刷题,直到眼皮沉重得抬不起来。最难熬的是寒冬腊月,楼道里没有暖气,手指冻得发僵,握笔都有些困难,我就搓搓手、哈口气,继续演算。有次模拟考失利,我躲在操场的角落里哭了很久,看着天边的残月,几乎要撑不下去。但一想到“上岸”的甜,想到不想再经历一次遗憾,便又擦干眼泪回到教室,把错题一道道分析透彻。

三百天里,遗憾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慢慢发酵,酿成了坚持的力量。我不再像去年那样盲目刷题,而是学会了精准复盘:数学的函数题型总是出错,就专门整理出二十道同类题集中突破;语文古诗文默写频繁丢分,就把易错字抄在卡片上,利用碎片时间记忆;英语完形填空正确率低,就逐句分析上下文逻辑。身边的复读伙伴们也都在咬牙坚持,我们互相分享错题技巧,互相打气鼓劲,谁也不愿先掉队。有次深夜,我和同桌在楼道里背书,她忽然说:“等我们上岸了,一定要去吃顿好的,庆祝这三百天的煎熬。”这句话,成了我们心照不宣的约定,支撑着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艰难的日夜。

高考那天,当最后一门考试的铃声响起,我走出考场,阳光洒在脸上,没有紧张,只有释然。三百天的煎熬、三百天的坚持,终于画上了句号。等待成绩的日子里,我没有焦虑,因为我知道,自己已经拼尽了全力,没有再留下遗憾。

当录取通知书寄到手中的那一刻,我拆开信封,泪水瞬间模糊了双眼。那上面印着梦想大学的校徽,是我用三百天的煎熬换来的甜。此刻回望复读的时光,那些曾经让我痛苦的遗憾,那些在深夜里熬过的疲惫,都变成了最珍贵的回忆。原来,遗憾并不可怕,只要有勇气再熬一次,有决心坚持到底,那些曾经的缺憾,终将在时光里酿成最醇厚的甜。

人生路上,难免会有遗憾,但总有一些遗憾,值得我们用坚持去改写。再熬三百天,不是妥协,而是逆袭;不是消耗,而是沉淀。当我们熬过那些艰难的日子,终将发现: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,所有的遗憾都能酿成甜,而“上岸”的喜悦,也会因为这三百天的煎熬,变得更加刻骨铭心。

学习之前,到学校详细参观体验了解,让热爱学习的你不花一分冤枉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