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注京城高考培训

400-700-5700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高考复读-隐藏 >> 正文

高考失利并不等于失败

发布时间:2025-07-17来源:铭师堂

六月的阳光炽烈地打在志愿填报指南上,我用指尖划过那些曾经无比向往的校名,纸张边缘被汗水浸得发皱。手机里弹出的录取结果像一记闷拳,将憧憬了十二年的未来砸出个缺口。母亲在厨房反复擦洗着碗碟,水声哗啦哗啦,却盖不住客厅里压抑的沉默。

后来在老街的修表铺里,我读懂了另一种答案。店主是位头发花白的老人,正用镊子小心翼翼地调整齿轮。他说自己年轻时考大学三次落榜,曾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三天三夜。“你看这钟表,”他指着柜台上的旧座钟,“指针偶尔会偏离刻度,但只要找准齿轮咬合的节奏,总能重新走回正轨。”他布满老茧的手转动发条,钟摆重新规律地摇晃起来,发出清脆的声响。

邻居家的姐姐是我见过最鲜活的例子。她当年离本科线差了十七分,去了一所专科学校学护理。每次在医院遇见她,总是穿着粉色护士服,脚步轻快地推着治疗车,给病人换药时会轻声讲笑话。她利用业余时间考了本科文凭,去年还获得了全市护理技能大赛金奖。“我现在倒觉得,当年没考上理想的大学,反而让我更早找到了真正热爱的事。”她笑着说,眼里的光比任何时候都明亮。

小区门口的早餐店老板总说,他儿子当年高考失利后学了汽修,现在开的维修厂生意红火。“那孩子手上全是茧子,可每次说起新研究的修车技术,眼睛亮得像星星。”清晨的蒸汽里,老板翻动着煎饺,“人这一辈子,又不是只走一条路。”

我开始在图书馆里重新规划方向。那些曾经被试卷填满的时间,如今用来读喜欢的文学著作,在公众号上写随笔,跟着网课学习视频剪辑。有篇文章意外被本地媒体转载时,我站在报刊亭前,看着自己的名字印在铅字上,突然懂得:高考衡量的只是某段路程的速度,却定义不了人生的宽度。

表姐寄来的明信片上写着:“我研究生宿舍窗外的玉兰花开了,和当年复读学校的那棵很像。”她曾用两年时间与高考周旋,如今在心仪的城市读着喜欢的专业。那些深夜的苦读,那些跌倒又爬起的勇气,最终都变成了她笔下温柔的文字。

夕阳西下时,我总会去江边散步。看江面上的船只来来往往,有的顺流而下,有的逆流而上,却都在奔赴各自的港湾。原来人生从不是单行道,高考失利不过是转乘时的短暂停留。那些所谓的“失败”,或许只是命运在提醒我们:换条路走,可能会遇见更美的风景。

真正的失败从不是一次考试的失利,而是因此困在原地,放弃了所有可能。就像种子落在石缝里,未必是绝境,或许是另一种扎根的方式。人生漫长,高考只是其中一站,重要的不是在此处是否跌倒,而是能否带着勇气,走向更远的地方。

学习之前,到学校详细参观体验了解,让热爱学习的你不花一分冤枉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