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注京城高考培训

400-700-5700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高考复读-隐藏 >> 正文

复读生的朋友圈:一条仅自己可见的动态

发布时间:2025-07-18来源:铭师堂

复读生的朋友圈:一条仅自己可见的动态

凌晨三点十七分,台灯在草稿纸上投下菱形的光斑,笔尖划过函数题的瞬间,手机屏幕突然亮了。是班长在群里发的聚餐照片,去年同班的三十多个人挤在大学城的火锅店,红油翻滚的热气模糊了镜头,有人举着冰啤酒喊“敬自由”,有人搂着新室友的肩膀比耶。

我盯着照片里靠窗的位置看了很久。去年这个时候,我总坐在那里刷题,班主任路过时会敲敲我的桌沿:“别熬太晚,你基础不差的。”可现在,那个位置空着,像被硬生生挖走的一块拼图。

点开朋友圈编辑器,手指悬在键盘上三分钟,打出又删掉的字比今晚做错的理综选择题还多。最终只留下一句:“今天的月亮很圆,像草稿本上没画好的句号。”设置成“仅自己可见”的瞬间,窗外的蝉鸣突然停了,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等我按下发送键。

这条动态下面,藏着三个月来没说出口的褶皱。

八月末搬回高三楼那天,遇到了以前的语文老师。她抱着作业本从楼梯下来,看见我时愣了两秒,随即笑了:“回来啦?办公室的咖啡还是你喜欢的牌子。”我攥着崭新的准考证点头,却没敢说自己昨晚在旧家翻到她写的毕业赠言,那句“你笔下的文字有生命力”被泪水洇成了蓝雾。

九月月考后的深夜,刷到同桌发的vlog。她站在大学图书馆的落地窗前背单词,镜头扫过窗外的银杏道,配文是“原来秋天可以不用埋在试卷里”。我倒了杯冷水喝,看见杯壁上自己的影子——黑眼圈比眼镜框还深,校服领口沾着不知何时蹭上的墨渍。突然想起高考前最后一节晚自习,她偷偷塞给我一颗柠檬糖:“等我们去了不同的城市,也要每周视频啊。”

十月的某天下雨,跑操时摔在积水里,校服裤膝盖处洇开深色的水痕。医务室的护士帮我涂碘伏时,手机在口袋里震动,是妈妈发来的消息:“周末炖了汤,让你爸给你送去。”我回“不用啦”,却没说自己刚才在操场边的梧桐树下,听见低年级的学生说“看,那个复读的”。

十一月的凌晨,解出最后一道物理大题时,天已经泛白。打开手机想记下来解题思路,却刷到表姐的婚纱照。她嫁给了高中时偷偷喜欢的学长,配文是“从校服到婚纱,刚好十年”。我突然想起高三那年,自己在日记本里写“想和他们一样,带着录取通知书去赴夏天的约”,如今日记本锁在抽屉最底层,钥匙串上还挂着去年买的大学纪念章。

十二月的平安夜,课桌上多了个苹果,没有署名。午休时趴在桌上,听见后排同学说“给复读班的那个谁也放了一个”。抬头看见窗外飘起细碎的雪,突然想起去年这时,全班人把苹果堆在讲台上,班主任戴着圣诞帽拆礼物,有人把写满祝福的便利贴贴满了我的书包。

手机在掌心发烫,那条仅自己可见的动态下,已经攒了七十二条评论——全是我自己留的。

“9月15日:数学选择题错了七个,但是解析几何终于找到规律了。”
“10月2日:妈妈给的保温杯摔瘪了一块,像我现在的成绩曲线。”
“11月7日:今天的阳光很好,晒暖了桌角的错题本。”
“12月24日:苹果很甜,谢谢那个没留名字的人。”

此刻,草稿本上的函数图像终于画对了,笔尖的墨在末尾洇出小小的黑点。我点开朋友圈,在那条月亮动态下又添了一句:“句号画歪了也没关系,天亮了可以重画。”

窗外的蝉鸣重新响起时,天边已经泛起鱼肚白。楼下的早餐车开始冒热气,卖豆浆的阿姨掀开保温桶的盖子,白雾腾腾地漫上来,像极了那些被小心翼翼藏起来的期待。

其实早就明白,这条仅自己可见的动态,从来不是写给过去看的。它更像一盏路灯,照亮那些独自走夜路的时刻——当有天真正走到路口,回头看时会发现,那些藏在屏幕里的碎碎念,早已在不知不觉中,拼凑出了重新出发的勇气。

而此刻,最想说的是:等明年夏天,要发一条所有人可见的动态。就发张录取通知书的照片,配文简单点,比如“好久不见,我到了”。

学习之前,到学校详细参观体验了解,让热爱学习的你不花一分冤枉钱!